为什么梦三国2里我没有人物也能带装备呢

詹詹  Julie 詹詹 Julie
回答
  • 窗外 窗外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要弄清楚游牧民族的特长。在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基本上都是骑兵,而骑兵对战步兵在整个冷兵器时代天生就有优势。一是双方对战的时候,如果是骑兵打赢了,那么步兵跑不掉,就容易被打成歼灭战。而步兵打赢了,骑兵可以跑掉,步兵追不上骑兵,所以基本都是击溃战。二是骑兵的机动能力非常强,可以分也可以合,一旦被打败了可以马上分头撤退,这样就跑的很快。或者可以分散前进,一旦发现敌人可以迅速集中。但是步兵对战骑兵的时候只能集中,不能分散,因为步兵一旦分散被骑兵发现,骑兵就可以马上集结起来,集中优势兵力迅速吃掉分散开来的步兵,这个时候步兵只能迅速集中驰援被攻击的部队,但是往往援兵还没到就被骑兵吃掉了,等到援兵赶到战场的时候,骑兵已经跑远了。三是骑兵的战术更为灵活。比如,骑兵可以发动骑射攻击,冲到步兵面前的时候就只是放箭,放完了就跑,然后再回来放箭,放完了就跑,这样反复下来,步兵也容易被磨死。当然,这些都是骑兵对战步兵的一般优势,而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优势还有以下几点:
    一是骑兵成本低。北方游牧民族的人,从小就骑马放牧,这些都是天生的,不但人人马术好,而且人人都会骑射。相对于这点优势来说,中原王朝要训练骑兵,首先**的成本就很高。如唐开元年间普通马价值35匹绢帛,一匹绢帛此时大概值450文,按照赵丰先生提出米价换算法一文钱相当于如今4块,一匹马大概相当于如今6万。其次是训练士兵的马术需要时间还有大量的成本。再次是训练士兵的骑射还要再加大成本,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现代人练习射箭也往往是要两三年才能射好的,这是平地射固定靶,但是骑射是移动的时候射击移动靶,这个要求就更高。所以,总之就是,中原王朝要训练出一支能够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队伍,成本会相当地高。有时候,比如南宋,甚至是买不到马,因为南宋没有产马地区,能够买到马的地区也被北方政权占据了。二是游牧民族的人除了放牧,就是打猎为生,人人都是猎手,这种职业,造成了他们的两个优点,一个是从小就茹毛饮血惯了,哪怕是他们的新兵上了战场就能立马形成战斗力;另一个就是打猎也锻炼了他们的指挥能力,从基层到中层到高层,都不缺乏指挥官,而一个好的基层指挥官能够指挥好一支小部队,一个好的中层指挥官能够指挥好一支中等的部队,而一个好的高层指挥官能够指挥好一支大部队。相对于这点优势来说,中原王朝的基层士兵都是农民出身,平时没有经历过血型的战场,新兵第一次上战场往往会犯怵,只有经过几次战斗之后才能逐渐适应战场环境形成战斗力,而经过机场战斗下来,往往是死了多少个士兵才能存活一个下来的。其次是指挥官,培养一个好的指挥官又是牺牲多少士兵的代价换来的。所以从基层士兵到各级指挥官,中原王朝的成本都远远高于北方游牧民族。三是北方游牧民族作战的时候,往往是一个人3-4匹马,带上了充分的补给物资在身上,到了一些地方还可以打猎补充给养。也就是说,游牧民族往往没有补给线。而中原王朝的部队不同,如果出动30万大军出来打仗,往往20万人负责后勤补给,真正上去打的也就10万人,并且补给线还不能给对方切断,一旦切断了,历史上因为补给线被切断而惨败的例子有很多,我这里也就不说了。四是北方游牧民族他们在平时收获好的时候自然是比较和平,但是一旦遇到收成不好,草原上出现了饥荒,就经常南下**,因为如果他们不**他们就会被饿死,所以南下**是有动力的;相对而言,中原王朝基本务农,收成比较固定,所以没啥兴趣去草原和游牧民族作战,况且那里也没啥油水可捞,所以在作战动机上,双方也不在一个层面,一方是为了生存,另一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唐朝之后的王朝对战北方游牧民族的情况宋朝的情况压制武将的政策导致战斗力低下宋朝可以说是最为富裕的王朝,不说经济总量,宋朝财政收入最高的时候相当于白银5000万两,和清朝乾隆最鼎盛的时期差不多,但是清朝乾隆年间一个是国土面积基本是北宋的4倍多,二是人口也是4亿多对1亿,也是4倍多,所以总的来说,北宋的人均收入是远远高于了清朝的。虽然经济实力强劲,但是军事能力却大打折扣。这是因为北宋的创立者赵匡胤害怕军人夺权,(从唐朝到五代,一直都是因为军人掌握了兵权,导致了地方割据,中央的军人掌握兵权,导致了王朝的更迭)从而采取了轮调的制度,即将领在一个地方不会带兵太久,同时把部队的编制经常打乱,从而造成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情况。同时整个宋朝一直都是文官压制武将,造成了武将地位低下,这也造成了宋军往往是文官为主将武将为副将,在很多战役中也使得**战斗力打了折扣,因为真正会打仗的往往是打出来的武将。这样做实际上使得宋朝**的战斗力在历代王朝当中是非常低下的。宋朝制度造成**战斗力低下的原因要知道,**的战斗力主要取决于这样几个因素,平时来说是训练和装备。一个将领带兵时间太短,那么他就很难对士兵实行系统性的训练,而且带的时间不长,他对训练士兵的积极性也不会很高。比如一般来说一个将军带一支部队会有考核,而考核的指标基本就是你带的士兵的训练情况,带的时间太短,基本还没怎么练这个将军就走了,那士兵的训练还怎么考核呢?其次,一个将军带一支部队时间短,往往情况还没摸清楚就走了,这只部队的装备又怎么更新呢?比如,多少装备坏了要换,这只部队需要什么装备,怎么装备等等。而对于士兵来说,他们的编制也经常被打乱,一个士兵经常是这个月在这只部队,下个月就去了另一支部队,阵形怎么练?具体的战斗技巧怎么练?和战友不熟悉,还要经常重新建立战友之间的情谊和默契。所以这都造成了宋朝**战斗力水平的严重不足。到了具体作战的时候,最重要的因素也有两个方面:一是作战计划。宋朝的作战计划是由枢密院制定的,而枢密院基本都是文官,整个宋朝基本没有武将进入枢密院。可以说,作战计划是由一群不懂军事的文官制定,这往往就容易出现战略性的失误。另一方面就是临场的指挥,由于将领经常换部队,打仗的时候甚至是临时充当的将军带领着一群临时拼凑的部队,将领不熟悉士兵,在排兵布阵、用什么兵打头阵,什么兵负责后勤、什么兵负责防守等等,都很难合理调配。所以宋朝的制度导致了宋朝的**在平时的武备、训练不足,到了作战的时候往往计划不合理,临场指挥不力,还好**数量多,最多的时候全国养了140万**,这样的军事情况,防守还防得住,要消灭北方游牧民族,那就是扯淡了。当然宋朝也有战斗力强的部队,但不是长期打出来的就是武将长期带出来的当然,宋朝还是有几只能打的部队的,比如北宋时期西北的部队,因为常年和西夏作战,所以战斗力也是比较强悍的,后来金军打下北宋之后,在甘陕地区和宋朝的西北军作战就经常吃大亏。再如岳飞的岳家军,战斗力之所以强悍也是因为岳飞带兵时间很长,从基层士兵的训练、装备到基层、中层、高层的指挥官也是一手培养带出来,战斗力也就爆表了。所以整个宋朝,**战斗力低下和这套制度不无关系。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对战情况北宋之初,宋朝**基本统一了华北和华南地区,宋太宗时期,信心满满,要拿下辽的幽云十六州,可惜宋太宗的军事能力不是非常强,比起宋太祖赵匡胤确实差的很远,没拿下,之后的宋朝在对战辽的时候经常是防守状态,终于在宋真宗时期和辽国达成了和平协议,由此开始了百年和辽国的和平。后来仁宗时期西夏党项人崛起,和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打了无数大战,基本都是失败,不过在这些战役中,宋军也往往不怂,经常死战到底,也搞的李元昊经常惨胜。西夏毕竟是小国人口不多,和北宋一直耗下去是耗不起的,后来就向宋朝称臣,双方算是和平了。到了宋徽宗时期,北宋**战斗力基本都是**了,因为制度原因,前面也分析过了。当时辽国境内的金人崛起,宋朝人认为是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机会,于是就和金国签订了海上之盟,金国在北边进攻辽国,宋朝在南边进攻辽国,灭了辽国之后宋朝收复幽云十六州。但是就在金国把辽国打的不要不要的时候,北宋撕毁合约进攻辽国,十几万人却在幽州被辽国一两万人马打的不要不要的,战斗力太渣。后来是金国人打下了幽云十六州,宋朝给了金国人无数的好处才拿回了幽云十六州。这也让金国看到了宋朝战力之渣,在完颜阿骨**后,金人南下,北宋折腾了几下就灭亡了。轮到南宋,在中兴四臣岳飞等人的带领下,南宋算是站住了阵脚,也对金国的战争中打了几场漂亮仗,才稳住了宋朝在南方的统治。到了蒙古帝国时期,宋朝又没有吸取教训,和蒙古人结盟消灭了金国,在1234年金国灭亡到1276年这段时间,就出现了长期和蒙古帝国对战的局面,最终没有挡住蒙古人的进攻,灭亡了。明朝的情况蒙古人本身就是北方游牧民族,所以就不再赘述,说一下明朝的情况。明朝前期明军的战斗力确实非常强,洪武年间,皇帝朱元璋的军事能力超强,再加上有徐达、常遇春、蓝玉这样不世出的名将,基本是把北元压在地上不断地摩擦摩擦了。之后靖难之役,燕王朱棣夺取了皇位,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朱棣发动了几场北伐,也是把蒙古人打的不要不要的。不过之后明朝对蒙古人就没啥优势了,前期来说,主要是朱元璋、朱棣这样的皇帝本身军事能力强有很大关系。但是到了后面的皇帝,本身军事能力不是很强,而明朝军备的弊端也逐步显现了出来。明朝的**,也是掌握在皇帝的手上,而且控制的非常严格,带兵权和调兵权是分开的。要知道,如果出现有人**要**皇帝,除非这个人有兵权,而整个明朝,没有出现权臣专权、宦官专权、外戚专权的情况,都是因为皇帝牢牢把控了**。再说下明朝的军制,主要是卫所制。就是全国有很多的卫所,卫所为军户,给他们耕地,这些军户平日种田,农闲的时候进行军事训练,这样既保证了**财政能够供养**,也保证了**的战斗力。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这些卫所军户的耕地就逐步被豪强势力占去,没了耕地的军户基本都选择了逃亡。地方豪强往往虚报军户,从中牟利,卫所制基本就形同虚设,**战斗力也自然打了折扣。同时对于带兵将领也经常是临时任命,比如遇到战事,朝廷就派个将军过去领兵,打完了士兵回到卫所驻地,将军回朝廷复明,这也造成了之前宋朝的问题,“将不识兵,兵不识将”。而明朝制定军事计划的还是朝廷中的兵部,兵部尚书基本是文官为主,明朝依然压制武将。当然,明朝也有战斗力强的部队,比如戚家军,战斗力强劲,也是因为有戚继光这样的名将,而且还是因为,带兵时间长,从士兵到军官都是戚继光一手带出来的。到了明末后期,战斗力强劲的部队也基本都是名将带久了带出来的,比如关宁铁骑。可以说,无论是宋还是明,很多时候**战斗力不强都是因为皇帝要牢牢把控**,而全**队太多皇帝不能对所有的**实行有效管理,同时带兵的将领往往由于制度原因也不能有效地管理部队,所以造成了许多部队战斗力不足,在面对北方强悍的游牧民族的时候作战就往往吃亏了。顺便再说一下,明朝对北方游牧民族战绩强于宋朝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火器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步兵对战骑兵的不足。可以说火器出现之后,骑兵就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正如拿破仑曾经的断言,他说过,一个马穆克骑兵能消灭两名法国士兵,但是如果是100个马穆克骑兵对战100名法国士兵,那么就是五五开。如果是一支法**团对战一支马穆克军团,那就是法国人碾压马穆克了。拿破仑在北非的时候就曾经创造过个位数的伤亡消灭数千马穆克骑兵的战绩。当然,明朝灭亡以**住中原的是大清,而大清本身也是北方游牧民族,所以大清也就没有对战游牧民族的劣势了。综合以上,我们不难看出,宋和明基本都是因为皇帝对**管的过死造成了对战游牧民族往往吃亏的情况,而且宋和明最终都是亡于游牧民族。那么宋和明之前呢?宋和明之前的情况我也大概说一下。比如汉朝,皇帝对**的管控没有宋明那么死,将军基本也是带一支部队时间比较长,把士兵训练好了,这个将军再带着**上战场作战。唐朝,也基本是如此情况,而且往往边疆将领权力更大,中期就出现了藩镇,不仅仅是军权,地方的人事权、财政权也都在藩镇刺史的手上。所以在带兵将领委任制的情况下,汉朝和唐朝对战北方游牧民族的战绩都非常不错,都创造过灭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记录(匈奴和突厥)。但是皇权毕竟是自私的,他们追求的是江山永葆,宋和明虽然都没有出现过权臣专权、宦官专权、外戚专权(这里的专权是指这三者可以架空皇帝)长期地方割据的情况,但是代价就是**战斗力远不及汉朝和唐朝,战绩也远不及汉朝和唐朝。解决中央集权和

类似问答
精品推荐

友情链接

友链互换QQ:

谷财 备案编号:蜀ICP备11019336号-3商务合作:235-677-2621

Copyright 2009-2020 Chengdu Sanzilewan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

抵制不良游戏 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 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 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 享受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