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领取lol新手礼包

lol 新手礼包

张喵喵 张喵喵
回答
  • anti241 anti241

    明朝也是我最佩服的一个朝代,整个王朝完全可以用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一句话来全部概括。明朝自永乐皇帝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由帝师(后改为南京)迁都至北京。当今天的我们徜徉在北京这个现代化都市,看着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时,不应该忘记,正是五百多年前的一个叫朱棣的人奠定了这一切的基础。自此之后,明朝延续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此后明朝无论是遇到多大压力,既没有屈膝投降,也没有割地赔款。到了明末那种内忧外患中,明朝依然兵分两路顽强对付满清和李自成,对关外的国土自始至终没有放弃“全辽可复”的愿望。从明英宗到崇祯帝的几次北京保卫战中,明朝更是坚定,兵临城下仍然宁死不迁,直至1644年4月25日,崇祯在北京失陷后在煤山上自缢身亡,大明从未后退过一步!这样一个有骨气的王朝,自然不是放大话就能形成的,而在大明的诸多将领之中,要论我最喜欢的一个将领那就是孙承宗,一个最有机会挽救明朝的人!孙承宗嘉靖四十二年(1563),孙承宗出生在北直隶保定府高阳(今河北省高阳县)。作为明朝四大防御要地、蓟州防线的一部分,孙承宗基本是在前线长大的。他喜欢战争,喜欢研究战争。从小,别人读四书,他读兵书。长大后,别人往内地跑,他偏往边境跑,不为别的,就想看看边疆。万历六年(1578),保定府秀才孙承宗作出了一个决定—外出游学。这一年,他十六岁。在此后十余年的时间里,孙秀才游历四方,努力向学,练就了一身保家卫国的本领。个人经历万历二十年(1592),在兵部官员的邀请下,孙秀才来到了京城,成为了一位优秀的私人教师。于次年(1593)进入了国子监,刻苦读书,再一年后(1594),他终于考中了举人。这一年,他三十二岁。万历二十七年(1599),孙承宗的雇主奉命前往大同,就任大同巡抚。官不能丢,孩子的教育也不能丢,于是孙承宗跟着去了。在那个地方,孙承宗发现了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拼命的厮杀、血腥的战场、智慧的角逐、勇气的考验。战争,是这个世界上最神秘莫测、最飘忽不定、最残酷、最困难、最考验智商的一种游戏。在战场上,兵法没有用,规则没有用。赢了你就是胜者,输了你可能就会付出生命。因为在这里,最好的兵法,就是实战,唯一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大同,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孙承宗看到了战争,理解了战争,懂得了战争,并最终掌握了战争。他的掌握,来自他的天赋、理论以及每一次的感悟。万历三十二年(1604),孙承宗向他的雇主告别,踏上了前往京城的道路。他的目标,是科举。这一年,他四十二岁。考中了,榜眼。(全国第二)
    万历四十二年(1614),孙承宗调任詹事府谕德。这虽然只是一个小官,但却有着光明的未来,因为它的主要职责是给太子讲课。万历四十八年(1620),即位仅一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去世。但对于孙承宗而言,这没有什么影响,因为他已经找到了一个新的学生—朱由校。教完了爹再教儿子,真可谓是诲人不倦。天启二年(1622),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孙承宗来到山海关。孙承宗最先做的一件事,就是练兵。当时他手下的士兵,总数有七万多人。数字挺多的,但也就是个数字,一查才发现,连上万人都没有,都是空额,工资全让老领导们拿走了。这是假人,留下来的真人也不顶用。很多兵都是老兵油子,领饷时带头冲,打仗时带头跑,特别是关内某些地方的兵,据说逃跑时的速度,敌人骑马都赶不上。而孙承宗,也只说了一个字:滚。他遣散了上万名撤退先锋,因为他已经找到了一个极具战斗力的群体—难民。这就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军事政策:以辽人守辽土。孙承宗从难民中挑选了七千人,编入了自己的**。四年后,他们的仇恨将成为战胜敌人的最大的力量来源。他最终训练出了一支这样的**,一支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终其一生,直至明朝灭亡,也未能彻底战胜的**。在历史上,这支**的名字,叫做关宁铁骑。天启二年(1622),孙承宗已经六十岁了。他很清楚,虽然他熟悉战争、精通战争,有着挽救危局的能力,但他毕竟老了。他很欣慰,因为他已经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袁崇焕。在之后的时间里,他着力培养袁崇焕,巡察带着他,练兵带着他,甚至机密决策也都让他参与。当然,孙老师除了给袁同学开小灶外,还让他当了高级干部,从宁前兵备副使、宁前道,再到人事部(吏部)的高级预备干部(巡抚),只用了三年。天启元年(1621),孙承宗刚到辽东的时候,他所拥有的,只是山海关以及关外的八里地。天启五年(1625),孙承宗巩固了山海关,收复了宁远,以及周边几百里土地。这就是孙承宗的伟大成就,短短几年之间,他修建了若干据点,收复了若干失地,提拔了若干将领,训养了若干士兵。现在,在他手中的,是一条坚不可破的防线,一支精锐无比的**,一群天赋异禀的卓越将领。在孙承宗的指挥下,百姓和朝廷终将看到辽东的光复。然而,这一切注定都是幻想。天启五年(1625)十月,孙承宗被魏忠贤陷害贬为草民,走时,袁崇焕前去送行,失声痛哭,然而孙承宗却只能说:事已至此,我无能为力。然而,高第来了,很快,他就看见高大人丢弃了几年来他为之奋斗的一切,土地、防线、**、平民,毫不吝惜,只为保住自己的性命。崇祯二年(1629),皇太极率领八旗劲旅,绕开宁远、山海关,接连攻下几座大明重要通往京师的要塞,一度直逼京师安危,草民孙承宗受召进入京城,皇帝对他说,从今天起,你就是大学士,这是上级对你的信任。明末是一个特别乱的年代,朱氏公司已经走到悬崖边,就差那一点就掉下去了,有人往下踹(比如皇太极之流),也有人往上拉(比如崇祯、杨嗣昌),只有这个人,拥有改变宿命的能力—只有孙承宗。在随后的日子里,他依旧矜矜业业的为延续大明香火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在1631年,因为一件巧合一片口水铺天盖地而来,孙承宗比较识趣,一个月后就辞职走人了。历经三朝风云,关宁防线的构架者,袁崇焕、祖大寿的提拔者,忠诚的爱国者,力挽狂澜的伟大战略家孙承宗,就这么不干了。但这并不是他的终点,七年之后,他将在另一个舞台上,演出他人生最辉煌的一刻,以最壮烈的方式。一切的结束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进攻高阳,高阳,位处直隶(今河北),是一个小县城,没兵,也没钱。但有个退休老干部,就住在县城里,他的名字叫孙承宗。心血、才华、战略、人才,这位举世无双的天才,已经奉献了所有的一切,然而,他终将把报国之誓言,进行到人生的最后时刻。清军进攻的时候,孙承宗已经七十六岁,城内并没有任何守军,也没有将领,更没有粮草,弹丸之地,不堪一击。清军显然知道谁住在这里,所以他们并没有进攻,派出使者,耐心劝降,做对方的思想工作,对于这位超级牛人,可谓是给足了面子。而孙承宗的态度,是这样的,清军到来的当天,他就带着全家二十多口人,上了城墙,开始坚守。在其感召之下,城中数千百姓,无一人逃亡,准备迎敌。失望的清军发动了进攻,在坚守几天后,高阳失守,孙承宗被俘。清军对于这位折磨了他们几十年的老对手,似乎崇拜到了极点,所以他们决定,给予他自尽的权利。孙承宗接受了敌人的敬意,他整顿衣着,向北方叩头,然后自尽而死。这就是气节!至此,明朝唯一的希望也断绝了。或许在我讲述这个故事之前,你未曾听闻过这个人,但我希望你可以记住他,记住这个为**社稷终其一生,甘愿付出自己一切的一位伟人。仅此而已。谢谢看到这里的所有人。

类似问答
精品推荐

友情链接

友链互换QQ:

谷财 备案编号:蜀ICP备11019336号-3商务合作:235-677-2621

Copyright 2009-2020 Chengdu Sanzilewan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

抵制不良游戏 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 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 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 享受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