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做个怪梦- -!

草 木 草 木
回答
  • 云亦寒 云亦寒

    儒释道本是一家
    儒教由至圣先师孔子秉承三皇、五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统,发扬而设教,培育英才,而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一直传至亚圣孟子。孔圣人之道,忠恕而已。忠者,中正无私,逢事而尽其心,在位而尽其职,心专至诚之谓也。恕者,人我一体,仁慈博爱,舍己利民。道教是道祖老子所创立,本是三清之太上道德天尊,道祖降生于周朝,在凡间掌教,故有"太上道祖"之称,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太上之道在感应,以善相感,此感彼应。道教以研求性命为宗旨,此为内功,而又贵立外功,外功者何?济人利物,度人度己。佛教教主是释迦牟尼佛祖,故又称为“释教”,释迦牟尼佛成佛在印度,本拟度尽热带地民众,因地理上关系,渐伸延至**,故在唐朝,有"唐三藏取经"之举,自此以后,佛教在**大兴。释教以慈悲为本,劝化度众,持斋戒杀为宗旨,并能藉佛经以启悟世人向善。儒之仁、义、理、智、信,即为五常,释之杀、盗、**、妄、酒,即为五戒,道之金、木、水、火、土,即为五行,总之三教之名虽异,其理则一,何以故?试想若不戒杀,则无仁,而缺木矣;若不戒盗,则无义,而缺金矣;若不戒邪**,则无礼,而缺火矣;若不戒酒肉,则无智,而缺水矣;若不戒妄语,则无信,而缺土矣,所以儒家教人行五常,以合忠恕之道;释家教人守五戒,以符慈悲之怀;道家教人修五行,以明感应之灵,根本道理是相同的。可见,儒家忠恕之道,既是佛家慈悲之教,与道家感应之道无异,儒释道只是施设门庭不同,修行之理则是相同也。

类似问答
精品推荐

友情链接

友链互换QQ:

谷财 备案编号:蜀ICP备11019336号-3商务合作:235-677-2621

Copyright 2009-2020 Chengdu Sanzilewan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

抵制不良游戏 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 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 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 享受健康生活